槐园太极拳

槐园太极拳 首页 骁伍谈拳 查看内容

太极拳的实战与研究

2016-3-1 08:13| 发布者: admin| 查看: 1196| 评论: 0|原作者: admin|来自: 未知

  

  太极拳,因其独特的演练方法和显著的健身作用,近年来在全国乃至世界的普及范围很广,在其健身作用逐渐被社会各界接受以后,其技击作用却经常受到质疑。不同于八段锦等我国传统导引养生功法,太极拳首先是以拳术的面目出现的,而且是很实用的拳术,但是需要把一些本质的东西练到身上才行。当对方拳打来,我开始走化,在走化的过程中,在对方没有感到丝毫的威胁和防备的时候,就被打出去了,同时我自己也并没有用很大的力气,这就是太极拳的技击方法,太极拳本质的东西所在。

  对于初学者来说,在自由搏击的时候,拳术中击法和摔法的实战意义较高,而擒拿用处不大,因为擒拿是一种很讲究运用时机的技击方法,如果熟练程度达不到,反应能力上跟不上时机的变化,硬搬硬拿效果欠佳,只有在拳练到一定程度,听劲能力较强的时候,擒拿才能在实战中运用出来。

  初学技击的人,所掌握的技击招式有限,往往是习惯于用几个简单的招式来应敌,较为常见的是运用趔劲、肘劲和靠劲。其中,趔是打横劲,对方拳一来,进身用趔劲就可以把他扔出去;肘法是很一种厉害的技击方法,因为肘的距离贴身近、更容易把周身的劲力走出来、速度更快、转化更快、肘关节硬度比较高、打人比较厉害,历来有“宁挨十拳,不挨一肘”的说法;靠劲较常用的是前肩靠及胸靠,要想增大撞人的力量,一是增加重量,二是提高速度,冲击力的形成就是两个因素,质量乘速度。因而瘦人靠劲打好了,也可以把人打出2、3米远,但是就要求速度特别快,慢了不行,相对而言,胖人打靠劲就容易些了,因为所做的功是一样的,这是物理学的惯性原理。以上这些简单的招式,只要运用熟练,也还是有相当的威力。但是随着对拳的认识的深入,练拳熟练程度的提高,技法的运用也在不断变化,会有越来越多、越来越省劲的技法运用到实战中去,此时再回过头去看,就会感觉那些简单的招数很大程度上只是拼笨力,技巧的含量太低了。

  实战对敌时,还应该形成一种意识:注意对方眼神的变化,眼神只要一怒,就应该防备,对方袭击的时候,第一拳是很重要的,只要是能防住第一拳,他后面的动作就较容易受制。还有一种情形在实战中也比较多见,就是很多人喜欢虚晃一下,后面拳跟上来,这也必须留意。

  现代法制社会,如果不是出于自卫或职业的需要,自由搏击的能力用处不广——单纯的暴力行动,往往并不能解决实质问题。相对于此,倒是对于武术的痴迷,更容易引人入胜,让人把心思放到对武学的研究上,研究拳理、研究技法。人对拳理的认知程度,决定了练拳的深度,是很关键的,有关拳理的研究,讲得人很多,不论是从古代“易”学原理上讲,还是从现在力学原理上讲,从对拳的认识上看,只是不同时期的文字表述不一样,本质的东西都较为接近,研究较为成熟。相对而言,对于技法的研究显得较为薄弱——如何把拳的内容充实起来,套路中都暗含有哪些技法,这些技法在实战中又如何能运用出来,这需要进行认真揣摩。练拳的过程,实际上就是揣摩的过程。每个动作大概是做什么用的,从身法的变化、对方进攻方法的不同,想象在什么情况下去走这个拳式,然后考虑“度”的问题,拳式运用的分寸,用到什么火候等等,一个拳式往往要揣摩很长很长时间,当自己感觉很有把握的时候,就可以去进行验证了,这就是说还需要有个实践的过程——没有经过反复的实践,是无法达到运用纯熟的,当确确实实经过反复实践,对任何人都能把这个拳式运用纯熟,而不是说这个拳式只能对部分人管用,或只能对某个人管用的时候,就说明对这个拳式是真正掌握了。



鲜花

握手

雷人

路过

鸡蛋
收藏 分享 邀请

最新评论

返回顶部QQ交流群手机访问

  

  
您需要 登录 后才可以回复,没有帐号?立即注册 使用QQ帐号登录 使用新浪微博帐号登录
意见反馈自定内容自定内容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