槐园太极拳

槐园太极拳 首页 骁伍谈拳 查看内容

浅谈太极推手的力学原理

2016-3-1 08:08| 发布者: admin| 查看: 711| 评论: 0|原作者: 陈骁伍|来自: 未知

  
太极推手是太极门中一种独创性的两人竞技运动。用"诸靠缠绕皆我依,依着何处何处击".这两句话概括地说明了太极技击的中心内容,它的运动原理是现代力学原理的综合体现.因此,懂得和掌握相关的力学原理,有助于 太极技击术的提高和发展.

一、杠杆原理

  杠杆原理 简单的说就是动力臂越长越省力。人体本身就是一个活动杠杆,因而,在推手时能动的造成力的支点,创造杠杆形成的条件,尽量使动力臂增长,使力集中作用于对方肢体的某一部位,造成对方局部受力的被动状态,达到打击对方的目的。

二、压力原理

  力学原理中,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,受力面积越小,产生的压强越大。根据这一原理,推手时就必须考虑着力点越小越好。其目的就是通过缩小着力面积来增加压强而制服对方。

三、惯性原理

  在太极推手中,利用惯性原理就能顺势借力。巧妙的运用物体惯性原理,即可减轻自己的体力消耗,又能加大力的作用,从而使对方陷入被动和失去平衡,而遭受打击。

四、旋转原理

  螺旋缠绕是太极拳的一大特色,也是太极推手中最常用的方法,在力学上旋转比较省力。因此,推手过程中利用旋转的原理来节省自己的体力,加强力的作用时间,使运动更加稳重、有力、定向。同时也可增大防护面积而达到化解来自任何方向力的作用。

五、合力原理

  加力于对方的力,是合力的运用。在太极推手中,顺其力加力,是借人动于我用的巧妙方法,是四两拨千斤的具体表现。

六、力偶原理

  凡两个平行力,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者,在力学上叫做力偶。它的直接作用能使物体旋转,很多太极拳势皆因其理生,而显用于太极推手中。

  作为一个太极拳习练者,人人探讨力学的基本规律,可以使自己增加明辨力,吸取传统之精华,抛弃其迷信之糟粕,使其运用更加科学。对于初学者可结合太极拳的五个基本缠丝圈来体会这些力学原理,一点拙见,望大家笑纳。



鲜花

握手

雷人

路过

鸡蛋
收藏 分享 邀请

最新评论

返回顶部QQ交流群手机访问

  

  
您需要 登录 后才可以回复,没有帐号?立即注册 使用QQ帐号登录 使用新浪微博帐号登录
意见反馈自定内容自定内容
返回顶部